姓名:黎一锴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导 团队名称:低空跨域多栖平台动力推进研究中心 邮箱:liyikai@bit.edu.cn |
主要研究领域为:动力机械环境适应性;气-液两相流界面不稳定性及数值模拟方法;燃油射流雾化机理;喷雾燃烧机理;动力机械进排气系统设计。
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航空宇宙専攻 博士学位
2008年09月–2010年0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
2004年09月-2008年0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 学士学位
2024年06月-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教授
2022年07月-今: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教授
2017年07月-2022年06月: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副教授
2015年03月-2017年06月: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讲师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
1.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XXXX稳定性研究”,4000万元,2018.01~2022.12,主持
2.基础产品创新科研项目,“XXXX系统匹配技术研究”,1350万元,2018.01~2020.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界面不稳定性分析的喷嘴近场射流初次雾化机理研究”,60万元,2020.01~2023.12, 主持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湍动射流雾化非经验参数亚网格破碎模型的研究”,20万元,2021.01~2023.12, 主持
5.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创新人才科技资助专项计划,“湍动射流雾化机理”,30万元,2022.01~2024.12, 主持
6.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湍动射流初次雾化的可视化及高精度数值模拟研究”,9万元,2020.09~2022.09, 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动态惯性力作用下表面张力波诱导液滴雾化机理的研究”,20万元, 2017.01~2019.12, 主持,已结题
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Faraday不稳定的液滴二次雾化机理研究”,10万元, 2017.01~2018.12, 主持,已结题,评价为优秀
9.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周期动态惯性力作用下液滴二次破碎机理的研究”,8万元,2017.01~2018.12, 主持,已结题
10.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基础研究基金,“基于Faraday不稳定性液滴破碎过程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10万元,2017.01~2018.12, 主持,已结题
11.基础产品创新科研项目,“XXXX设计技术与试验验证”,1100万元,2014.01~2016.12, 技术负责人,已结题,评价为优秀
代表性成果:
1.Y. Li*, A. Umemura. Threshold condition for spray formation by Faraday instability.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759 (2014) 73-103. (SCI)
2.Y. Li*, A. Umemur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ynamics of ligament formation by Faraday inst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60 (2014) 64-75. (SCI)
3.F. Liu, Y. Xu, Y. Li*. A 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 method for simulating axi-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two-phase flow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93 (2017) 112-30. (SCI)
4.F. Liu, N. Kang, Y. Li*, Q. W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a droplet under sinusoidal inertial force. Fuel. 226 (2018) 156-62. (SCI)
5.Y. Li*, P. Zhang, and N. Kang, Linear analysis on the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of a spherical liquid droplet subject to a radial vibration. Physics of Fluids, 30 (2018) 102104. (SCI)
6.Y. Li*, P. Zhang, and N. Kang,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on a spherical droplet in a gas stream.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67 (2019) 634-644. (SCI)
7.Y. Li, M. Zhang, and K. Wu,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ligament formation and breakup caused by external vibration," Physics of Fluids, 32 083605 (2020). (SCI)
8.Y. Li, D. Wang, Z. Shi, H. Chen, and F. Liu, Environment-adaptive method to control intake preheating for diesel engines at cold-start conditions. Energy, 227(2021) 120423. (SCI)
9.吴清, 黎一锴*, 康宁, 张鹏, 动态惯性力作用下球形油滴二次破碎分析. 内燃机学报, 37(2019) 561-568. (EI)
10.刘德华, 黎一锴*, 竖直振动无黏液滴的法拉第不稳定性分析. 力学学报, 54(2022) 369-378. (EI)
11.黎一锴,朱铭, 一种无接触振动诱导球形液滴破碎可视化装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202011003342.0, 中国.
12.黎一锴, 杨子明, 胡若, 刘福水, 基于参数化柱塞运动规律的最小基圆凸轮型线设计方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201810109782.0, 中国.
13.黎一锴, 史中杰, 王东方, 一种具有高原适应性的柴油机最小进气预热功率设计方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202011471848.4, 中国.
14.黎一锴, 史中杰, 王东方, 一种具有低温适应性的柴油机最小进气预热功率设计方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202011471866.2, 中国.
15.黎一锴, 彭靖, 史中杰, 孙成瀚, 一种提高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喷油压力控制方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202011270774.8, 中国.
1.本科生课程《动力机械热动力学》、《热流体力学》
2.研究生课程《高等流体力学》、《系统工程学及其应用》
1.2023年获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2.2022年获军队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序2)
3.2019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序5)
4.2019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序2)
5.2021年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2021年获第七届“互联网+”北京赛区优秀指导老师
7.2022年、2023年获北京理工大学教师表彰大会学术创新类表彰
指导学生获全国“互联网+”银奖、北京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北京市“互联网+”一等奖、北京市挑战杯二等奖等多个创新创业比赛奖项
1.《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
2.亚太燃烧大会(ASPACC)、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年会等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
3.PoF, PCI, Energy等国际期刊及《内燃机学报》等国内期刊论文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