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徐春广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导 团队名称:智能检测与控制研究中心 邮箱:xucg@bit.edu.cn |
主要研究领域为:
1991年9月-1995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专业 博士学位
1985年9-1988年3月:北京工业学院 机械工艺设备专业 硕士学位
1981年9-1985年7月:北京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士学位
2007年7-2008年8月:高访,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研究方向: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2012年11-2013年11月:高访,美国西北大学 研究方向:复合材料超声检测
1988年4月-1991年9月:华北电力大学 机械系 讲师
1995年1月-2003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2003年7月-2007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博导,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
2008年11月-2021年3月: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
2021年4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二级教授,博导,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智能检测与控制研究中心负责人
1.出版专著(译著等):8部。
2.制定标准:牵头制定技术标准40项(1项国际标准(我国首项超声检测国际标准)、9项国家、28项行业企业)。
3.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103项,其中18项国际发明专利、85项国家发明专利,
4.获奖成果:日内瓦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发明创新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一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均排名1)等23项。
5.承担项目:主持完成了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1项军科委基础加强重点、1项XXX国家专项工程、2项国防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40余项科研项目。
主要专著
1.《超声波检测基础》(北理工精品教材) 徐春广 李卫彬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由CRC出版社出版 2021年03月/2022年12月(计划)
2.《Robot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Chunguang XU著 CRC出版社 2022年09月
3.《无损检测超声波理论》徐春广、李卫彬 著 科学出版社 2020年06月
4.《超声显微检测技术》徐春广著 科学出版社 2021年04月
主要成果
1.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的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方法》(GB/T32073-2015)
2.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残余应力超声体波检测方法》(GB/T38952-2020)
3.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超声测量方法》(GB/T38897-2020)
4.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 声束控制法》(GB/T38811-2020)
5.国家标准《技术产品文件 产品残余应力图形符号表示法》(GB/T40121-2021)
6.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机械手超声检测方法》(GB/T34892-2017)
7.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超声显微检测方法》(GB/T34018-2017)
8.国家标准《无损检测 涂层结合强度超声检测方法》(GB/T38898-2020)
9.焊接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探头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for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and probe using the method US2020/0158585 A1(美国发明专利)
10.焊接残余应力产生过程的声波消减均化调控装置及方法(低应力焊接技术的核心专利) 202010745783.1(中国国家发明专利)
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维度应力场高准确度定量表征与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12.军科委基础加强项目:XXX应力超声检测与调控理论和方法 军科委
13.XXX-6重点项目:XXX系统原理样机研制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清单
1.Study on ultrasonic regulation of the welding performance and defects of 7A52 aluminum alloy plate[J].2022, 12(4) AIP Advances.
2.Effect of Different Ultrasonic Power on the Properties of RHA Steel Welded Joints. 2022; 15(3)Materials.
3.Effect of ultrasonic field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casting AlSi7Mg0.3 alloy. 2021; 60(1). 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4.Cluster analysis of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s for tensile damage characterization of quasi-static indented carbon/glass fiber-reinforced hybrid laminate composites. 2021; 150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5.Denoising of LCR Wave Signal of Residual Stress for Rail Surface Based on Lifting Scheme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J]. 2021; 11(5) Coatings.
6.Evaluation of Damage Process of a Coating by Using Nonlinear Ultrasonic Method[J]. 2021; 11(4)Coatings.
7.Analysis of the directivity of Longitudinal Critically Refracted (LCR) waves[J]. 2021; 113(4) Ultrasonics.
8.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ystem of semi-enclosed workpiece with dual-robot testing system[J]. 2019 ;19(15) Sensors.
9.Denoising Ultrasonic Echo Signals with Generalized S Transform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J]. 2019;36(2).Traitement du Signal.
10.无应力制造技术[J].2020,56(08) 机械工程学报.
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长期致力于无损检测与控制教学科研工作,长期带领学生长期深入科研现场解决了多项高端装备的卡脖子难题,围绕国家重大项目,理论结合实际,取得优异的教学培养效果。
长期从事无损检测技术教学工作,服务于超声波检测技术专业课讲授,讲授的《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和《无损检测技术》课程,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优质课程,在中国慕课网、融优学堂等慕课平台已上线运行五年,共计选课人数6088人、学习页面访问次数共计29897次,教学效果优良,每年平均指导本科毕业设计2-3名。指导的研究生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银优博论文奖、兵器创新赛二等奖,向航天、航空、船舶和兵器等国家重点领域输送研究生86名。
荣誉奖励
1.2024年,中国发明创新奖,当代发明家,个人;
2.2022年,复杂超大构件高精密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重大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3.2014年,弹炮几何参数现场精密测量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4.2005年,弹性模数G值的超声波测量技术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
5.2003年,末制导炮弹专用靶车,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6.2014年,火炮身管内膛参数测试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5完成人;
7.2003年,FMS刀具破损检测临近系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8.2004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优秀奖,第1完成人;
9.2018年,油气管道本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8完成人;
10.2017年,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远东无损检测论坛,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特殊奖励,第1完成人;
11.2011年,首届全国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指导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佳作奖,第1完成人。
国内组织兼职情况: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研究所总工程师(特聘)、中国兵器科技委委员、公安部“801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无损检测标准化委员会)、全国钢标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产品无损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分会副主任委员、ZZ通用测试技术专业组成员、ZF可靠性工程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无损检测学科带头人等。
国际组织兼职情况:第20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WCNDT)副主席、世界无损评估中心联盟(WFNDEC)委员、国际定量无损评估(QNDE)大会理事会(Board of Directiv)成员、美国IEEE 会员、国际声发射委员会委员、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IEEE-FENDT)执行主席、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兼职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兼职研究员等。